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7月29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松下电器"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Panasonic控股株式会社Panasonic Holdings Corporation本社(大阪府守口市八云中町厂区大门)原文名称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曾用名松下电器制作所(1918年至1935年)松下电器产业(1935年至2008年)公司类型上市公司股票代号东证1部:6752OTCBB:PCRFYISINJP3866800000法人编号5120001158218 公司前身松下电器产业 成立1918年(大正7年)3月7日(创业)(107年138天)创办人松下幸之助代表人物代表取缔役会长:大坪文雄代表取缔役副会长:松下正幸代表取缔役社长:津贺一宏总部 日本大阪府门真市大字门真1006番地标语口号Panasonic ideas for life(2004年至2013年) A Better Life, A Better World(2013年至今)产业电器产品AVC networks, Home appliances, Components and devices, others营业额▼ ¥7.343 兆(2017)[1]息税前利润▲ ¥276.7 亿(2017)[1]
净利润▼ ¥149.3 亿(2017)[1]总资产▲ ¥5.982 兆(2017)[1]
资产净值▲ ¥1.571 兆(2017)[1]
员工人数257,533(2017)[2]网站Panasonic Global Site
松下电器位于日本大阪府门真市的总部,左前方是松下电器历史馆,后方是研发实验室
Panasonic AJ HD3700H磁带录影机
KXL DVD播放器
松下电器,正式全名为Panasonic控股株式会社(日语: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英语:Panasonic Holdings Corporation)是源自日本的跨国电机制造商,也是日本前八大电机企业之一[注 1],总部位于大阪府门真市。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评选排名第110位(2017年)。
公司旧称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于2008年改名,包含生产白色家电与居家用品的“国际牌”(National)在内,品牌于全世界同步改为“Panasonic”。由“Pan”(全部)与“Sonic”(声音)组成,因其最初用于贩售音讯设备[3]。
概况[编辑]
早期崛起[编辑]
1918年3月7日,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创立“松下电器制作所”,创业时做的是电灯灯座。1927年,开始生产制造自行车用的车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企业的有些工厂被军队征用,制造日本海军的一些飞机和船舰。1945年日本投降,进入日本盟军占领时期,所有参与军事生产的企业被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关闭,松下公司的资金被冻结,松下幸之助被迫离开公司。1947年,在行政管理主任井植岁男承担了松下公司来作为战争出力的责任而辞职后,松下幸之助重回企业[4](井植岁男之后创办三洋电机)。
1951年,松下幸之助到美国,开创松下电器在美国的市场,最初的产品是电视机。松下幸之助与飞利浦签订技术合作的合约书,再将西方的技术引进并导入到日本,因此让松下电器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有突破成长。目前松下电器的产品线极广,除家电以外,还生产制造各数位电子产品,如DVD播放机、DV数位摄影机、MP3播放机、数位相机、液晶电视、笔记型电脑等,还扩展到电子零件、电工零件(如插座盖板)、半导体等,间接与直接转投资公司有数百家。
大举并购[编辑]
2008年末,松下电器与另一电器大厂三洋电机传出并购消息[5]。2008年12月19日,松下电器以每股131日圆斥资8067亿日圆折合90亿美元收购三洋电机大股东高盛、大和证券以及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共同持有的4.3亿张三洋电机特别股,换算后为70.5%三洋电机股权。并购三洋电机后的松下电器,成为日本最大及世界第二大的电机厂商(仅次于通用电气)。
2013年2月7日富士通子公司富士通半导体(Fujitsu Semiconductor)和 Panasonic系统LSI部门来共同正式宣布要将旗下的LSI(大型积体电路)设计以及研发部门与后者合并成立新合资公司。9月27日KKR旗下投资基金全资拥有PHC Holdings以(约合16.7亿美元)1650亿日圆来入股松下医疗(Panasonic Healthcare)项目的八成权益。
2015年12月23日松下公司以15.45亿美元(约合1,854亿日圆)收购美国密苏里州冷藏陈列柜系统制造商Hussmann Corporation。
特斯拉合作案[编辑]
2014年起松下最大21世纪投资案是与美国特斯拉汽车签订合作协议,作为唯一电动车电池供应商直到至今2020年此地位依然保持,然而特斯拉公司执行长马斯克一些决策引起松下极大不满,双方2018年起逐渐交恶,2019年6月财报会议管理层遭到了许多股东的批判,由于特斯拉电动车的销量和交付量不及预期,松下股价在近一年半的时间内大跌近50%。[6]
其为了特斯拉电动车的电池于7年前开始进行大笔资本支出建造内华达州生产线Gigafactory 1,初期投资就接近50亿美元但回收利润堪虑引发资金运转风险达到边缘,同时马斯克身边人透漏其对于Model S车系的电池品质非常不满一度还在工厂内试行制造电池,但由于专业门槛过高而放弃继续采购松下但埋下与松下执行长津贺一宏的私怨。[7]之后为了尽快降低电动车售价马斯克全力取得上海自贸区的审批合作后获准建立上海大工厂,也称特斯拉“超级工厂”但为了成本最低化需要松下跟随前往当地厂房直接内置生产线并厂,双方就此发生激烈分歧,2019年11月22日津贺一宏明确表示没有前往加入超级工厂计画,同时发言“不管是使用中国厂商生产的电池,还是使用我们的合作工厂Gigafactory 1的电池,决定权都在特斯拉手上”几乎直接表达若马斯克有不满大可以去采购中方国产电池,不必再来下单。[6]
同时日经新闻曾2019年4月透露,松下正在冻结对内华达工厂Gigafactory 1的扩张投资,原本马斯克要求扩张50%产能但似乎已经受阻,而彭博社报导[6]LG化学和宁德时代已经收到特斯拉对于电池的询价,在商议之中。
退出半导体[编辑]
由于松下半导体业务持续亏损,2019年11月28日松下将该业务出售给台湾的新唐科技[8]。协议约定,新唐科技将以现金2.5亿美元收购松下半导体解决方案有限公司(Panasonic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Ltd., PSCS),预计将于2020年6月完成交割,但要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
公司更名与品牌统一[编辑]
松下电器的产品曾经有多个品牌,如National、Panasonic、Technics等。在1980年代及之前,通常使用National品牌。1990年代初起,白色家电、电动刮胡刀及碳性电池使用National品牌;碱性电池、一般影音及办公室电器用品使用Panasonic品牌;专业音响产品和电子琴使用Technics品牌。
由于松下电器内部长期发现“一公司多品牌名称”的情况,已经对该集团之产品之全球市场占有率造成影响,为求品牌的一致性及认同感和全球市场布局方面的考量,日本总部于2008年1月10日加开临时董事会讨论。2008年10月起,董事会决定公司日文简称由“松下电器”更名为片假名“パナソニック”(Panasonic)[9],公司日文全名亦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更名为“パナソニック株式會社”。同时尚在日本国内使用的“ナショナル”(National)商标在2009年渐进性废止,届时全球统一使用“Panasonic”品牌及商标。由于此一决策具有“去松下化”的成份存在,故此一决策在草拟时,社长大坪文雄曾征询过董事会里松下家族代表的意见,而松下家族代表回应不反对此一决策。
由于松下电器早于2003年起于日本以及大中华地区以外的所有商品,统一以“Panasonic”品牌出售,尚于北美低价视听设备市场使用的Quasar品牌,已经处于自然淘汰状态,而在公司更名后尚在日本国境内使用的“National”亦已经于2009年起停用[10];至于KDK、Technics等品牌的存续与否等问题,日本总部当时并未提出相关措施及做出任何回应。Lumix等Panasonic子品牌则不受影响。2015年,松下电器重推Technics品牌,KDK则供予一些海外地区使用。
大中华地区[编辑]
位于中和的台湾松下电器总部
至于大中华地区方面,松下电器表示,由于其在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公司名称只能使用中文登记,且“松下电器”已经广为人知,因此做为全球市场唯一的例外,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将继续沿用“松下电器”做为公司注册名称[11],品牌使用上则仍然多采用“Panasonic”名称。至于香港及澳门地区,总代理信兴集团创办人蒙民伟当年提议使用的中文名称“乐声牌”,但至今除了家电产品仍然保留“乐声牌”称号之外,其馀文仪电子器材、影音产品等,已经完全跟随日本总公司指引,统一使用“Panasonic”名称。
旗下品牌[编辑]
Panasonic旗下品牌之标志
位于香港铜锣湾伊利莎伯大厦天台的松下电器企业标志牌
台湾松下电器国际牌产品序号标签
National(中文名:松下电器;台湾名称:国际牌,香港译名:乐声牌):1922年起创立品牌,寓意“国民的”,为松下电器公司使用最久及亚洲地区最知名品牌。1962年10月,国际通信机械公司与松下电器合资成立台湾松下电器,沿用国际通信机械公司国际牌名称作为松下电器品牌“National”的台湾译名[12]。在2003年日本境外品牌统一政策施行后,仅日本境内白色家电产品继续使用此品牌,于2009年全面停止使用,但在日本国内不少小型家电公司把National字样贴在一些原本是贴著Panasonic字样的白色家电出售。
Panasonic(中文名:松下电器;台湾译名:国际牌,香港译名:乐声牌):1955年起创立品牌,松下电器进军美国时,原有的National品牌在美国已经有公司注册,因此创立此品牌。现今为松下电器公司的主要品牌,在日本境外品牌统一前,此品牌以影音器材和文仪用品为主力。
Quasar:1974年松下电器购并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家用电子部门时所继承的品牌,仅在北美洲的电子视听产品使用,在2003年世界统一使用Panasonic品牌后即呈自然淘汰状态。
Technics与RAMSA:现为松下电器公司DJ混音设备、电子琴专用品牌(原包含音响,现时除了高端耳机之外,其馀音响设备已并入松下电器Panasonic品牌)。
M:为松下出品的电子零件(电容器等)因细小而无法打上品牌全名时所使用的替代标章,代表日文(松下Matsushita)的缩写。
KDK:为松下电器公司出品的空气流动电器(电风扇、抽气扇等),其产品和National(现在则为Panasonic)一样,每有新KDK产品推出,National都一定有同功能、同样式产品推出,这是由于Panasonic以两个品牌但不同市场定位去占有两个不同市场:KDK以电工材料公司为目标,而National以家庭为主。
Rasonic(中文名:乐信牌):原为松下电器港澳总代理的香港信兴集团旗下子公司信兴电工工程有限公司自行开发品牌。于1990年,松下和信兴成立合资公司松下信兴机电有限公司成立Rasonic品牌但跟松下电器完全没有关连。部份在香港出售的Panasonic白色家电会以较廉价的价格,再以Rasonic名义出售。
JVC(香港曾译为星牌,台湾译名:胜利牌):JVC(Japan Victor Company)成立于1927年,是当时美国的留声机及黑胶唱片的领导者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子公司。1930年,JVC生产留声机及黑胶唱片。1932年,JVC开始生产收音机。1939年,展出日本第一台电视机。二战期间,日本公司与外国的合作伙伴断绝关系。1929年,JVC的大部份所有权转移到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与胜利音产的合资公司RCA-Victor。直到1953年,JVC KENWOOD由松下电器所有,现今松下电器公司所拥有JVC KENWOOD 24.41%股权。
Sanyo(中文名:三洋电机):2009年12月21日,Panasonic取得50.27%三洋股权,三洋成为松下电器子公司。
松下电器旗下的数码相机系列为“Lumix”。
松下电器旗下的高画质液晶、电浆电视系列为“VIERA”。
松下电器旗下的生活家电目前主推系列为“ECO NAVI”及“nanoe”双科技,分别主打节能、净化两大诉求。
相比起其电子产品,其自行车并不太知名。但其实松下自1945年起有生产休闲公路自行车。70年代曾替著名自行车生产商Schwinn代工生产“World系列”自行车。至80年代末,松下亦自行在北美洲发售Panasonic自行车[13]。2008年,因自行车业务带来的利润并不理想,松下将其自行车业务售于宫田工业(Miyata)[14]。
Panasonic亦有涉足升降机事业,松下时期曾经是日本奥的斯电梯公司的股东,日本部份奥的斯升降机都是由松下销售及安装,并附有National商标。2005年,松下与日本奥的斯合资成立了一间专门生产升降机的子公司,但只限应用于独立屋之中,而且未有计划在日本以外市场销售。当初日本奥的斯持有子公司19.9%股份,2012年售予Panasonic而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以前的社章使用过“M矢”与“三松叶”(有“坚忍不拔”、“生成发展”和“协力一致”三种含义),现则直接使用Panasonic英文作为社章。
相关文化[编辑]
于《少女与战车》电视动画第三集出现,但店铺的英文名称写成为Panasonic。
注释[编辑]
^ 指Panasonic、索尼、夏普、NEC、富士通、日立、东芝、三菱电机等企业。
参考资料[编辑]
参照
^ 1.0 1.1 1.2 1.3 1.4 Annual Report 2017 (PDF) (新闻稿). Panasonic Corporation. 2017-03-31 [2017-10-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25).
^ Panasonic Corp.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14-12-29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2月2日).
^ See the case study of the breadmaker's development, as an examp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in Nonaka, I. and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我们在燃烧(美)鲍勃·约翰斯通华夏出版社2004年ISBN7-5080-3534-8
^ 张芳明. PANASONIC朝併購三洋為子公司開始雙邊協議. 中央通讯社. 2008年11月7日 [2008年11月12日].
^ 6.0 6.1 6.2 觀察者-松下與特斯拉.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 科技人報-松下與特斯拉關係惡化.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 松下将撤出半导体业务 卖给台湾企业. [201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 松下電器、社名「パナソニック」に…10月變更(日语)
^ ([//web.archive.org/web/20141005163707/http://panasonic.co.jp/corp/news/official.data/data.dir/jn081001-3/jn081001-3.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會社」に社名變更 | プレスリリース | ニュース | パナソニック企業情報 | Panasoni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语)
^ 松下电器总裁谈公司更名与中国定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存档副本. [2017-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6).
^ Panasonic Bicycles at Yellow Jersey (20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Panasonic to Sell Stake in Bicycle Maker Miyata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4-05.(英文)
参见[编辑]
全球二十大半导体厂商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松下电器
Panasonic Glob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Panasonic Jap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语)
Panasonic Japan的Facebook专页
Panasonic Hong Ko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Panasonic Hong Kong的Facebook专页
台湾松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查论编Panasonic子公司目前
松下精工
松下航空电子(英语:Panasonic Avionics Corporation)
松下自行车技术(英语:Panasonic Cycle Technology)
松下电工(英语:Panasonic Electric Works)(2012年并购)
三洋电机(2009年并购)
安可电器(英语:Anchor Electricals Pvt. Ltd.)(2007年并购)
环球照明技术(英语:Univers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戈贝尔集团
Former
JVC (spun off)
MCA Inc. (sold)
品牌
Eneloop
KDK
Lumix
National(已停用)
Panasonic
Quasar
Technics
Varicam
产品电子游乐器
3DO互动多媒体播放器
Panasonic M2
Panasonic Q
Jungle
电唱机
Technics SL-1200
Technics SL-10
Technics SL-J2
其他
自行车(英语:Panasonic Cycle Technology)
摄影机(英语:List of Panasonic camcorders)
CD介面(英语:Panasonic CD interface)
Hospi(英语:Hospi)
镜头(英语:Category:Panasonic lenses)
Lumix相机
MN103
Panapet
Panasonic JR-200
Panasonic Toot-a-Loop Radio
Toughpad
Panasonic TR-005
格式与标准
D5 HD
M-3DI标准(英语:M-3DI Standard)
微4/3系统
MicroP2
MII
P2
VHS
Viera Cast
VX
人物
井植岁男
松下幸之助
平野博文
其他
大阪飞脚
松下黑豹
松下野武士(英语:Panasonic Wild Knights)
松下自行车队(英语:Panasonic (cycling team))
松下丰田车队
松下戈贝尔奖(英语:Panasonic Gobel Awards)
松下脉冲(英语:Panasonic Impulse)
Category
Commons
相关条目链接查论编 日本八大电机制造商Panasonic 松下 - SONY 索尼 - SHARP 夏普 - NEC 日本电气 - Fujitsu 富士通 - HITACHI 日立 - TOSHIBA 东芝 - Mitsubishi 三菱电机
查论编东证大型股指数(TOPIX 100)成份股Core30
JT
7&I
信越化学
武田
第一三共
Recruit
大金
日立
三菱电机
索尼集团
基恩士
村田制作所
三菱重工
TOYOTA
HONDA
HOYA
任天堂
伊藤忠
三井物产
东京威力科创
三菱商事
三菱日联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瑞穗金融集团
东京海上
NTT
KDDI
软银
迅销
软银集团
Large70
大和房屋
积水房屋
朝日
麒麟控股
味之素
旭化成
三菱化学控股
花王
安斯泰来
塩野义
中外制药
卫采
泰尔茂
大冢控股(日语:大塚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OLC
LINE雅虎
富士胶片
资生堂
ENEOS控股
普利司通
日本制铁
住友电工
迪思科
日本邮政
速睦喜
KOMATSU
久保田
Nidec
NEC
富士通
瑞萨电子
Panasonic控股
TDK
爱德万测试
希森美康
电装
雷泰光电
发那科
京瓷
邮贮银行
日产汽车
SUZUKI
SUBARU
禧玛诺
奥林巴斯
Canon
万南控股
丸红
住友商事
娇联
ÆON
理索纳控股
三井住友信托
欧力士
野村
SOMPO
日本交易所
MS&AD
第一生命保险
三井不动产
三菱地所
住友不动产
JR东日本
JR西日本
JR东海
邮船
商船三井
ANA控股
SECOM
宜得利控股(日语:ニトリ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备注:各入选股票依照交易代号排序。现行构成自2024年10月31日起实施。
查论编日经平均指数成分股食品日清制粉集团本社 · 明治控股 · 日本火腿 · 札幌啤酒 · 朝日集团控股 · 麒麟控股 · 龟甲万 · 味之素 · 日冷 · 日本烟草产业纤维帝人 · 东丽制纸王子控股 · 日本制纸集团化工可乐丽 · 旭化成 · 昭和电工 · 住友化学 · 日产化学 · 东曹 · 德山 · 电气化学工业(日语:デンカ) · 信越化学工业 · 三井化学 · 三菱化学控股 · 宇部兴产 · 花王 · 迪爱生(日语:DIC (企業)) · 富士胶片 · 资生堂 · 日东电工医药协和麒麟 · 武田药品工业 · 安斯泰来制药 · 大日本住友制药 · 盐野义制药 · 中外制药 · 卫材 · 第一三共 · 大冢制药石油出光兴产 · ENEOS控股橡胶横滨橡胶 · 普利司通窑业旭硝子 · 日本电气硝子(日语:日本電気硝子) · 太平洋水泥 · 东海炭素(日语:東海カーボン) · TOTO · 日本绝缘体(日语:日本碍子)钢铁新日铁住金 · 神户制钢所 · JFE控股其他金属SUMCO · 三井金属 · 三菱综合材料 · 住友金属矿山 · DOWA控股(日语:DOWA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古河电气工业 · 住友电气工业 · 藤仓机械日本制钢所 · 大隈 · 天田株式会社(日语:アマダ) · SMC公司 · 小松制作所 · 住友重机械工业 · 日立建机 · 久保田 · 荏原制作所 · 大金工业 · 日本精工 · NTN · JTEKT · 日立造船 · 三菱重工业 · IHI电机美蓓亚(Minebea) · 日立制作所 · 三菱电机 · 富士电机 · 安川电机 · 尼得科 · 欧姆龙 · GS Yuasa(日语:ジーエス・ユアサ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日本电气 · 富士通 · 瑞萨电子 · 爱普生 · 松下电器 · 夏普 · 索尼 · TDK · 阿尔卑斯阿尔派 · 横河电机 · 基恩士 · Advantest · 电装 · 雷泰光电 · 卡西欧 · FANUC · 京瓷 · 太阳诱电 · 村田制作所 · SCREEN控股 · 佳能 · 理光 · 迪思科 · Socionext造船川崎重工业 · 三井造船汽车日产 · 五十铃 · 丰田 · 日野 · 三菱汽车 · 马自达 · 本田 · 铃木 · 富士重工 · 跃马发动机精密机器泰尔茂 · 柯尼卡美能达 · 尼康 · 奥林巴斯 · HOYA · 星辰表其他制造业万代南梦宫控股 · 凸版印刷 · 大日本印刷 · 山叶水产日水矿业国际石油开发帝石建设COMSYS控股(日语:コムシス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大成建设 · 大林组 · 清水建设 · 长谷建设(日语:長谷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鹿岛建设 · 大和房屋工业 · 积水房屋 · 日挥控股(日语:日揮ホールディングス)贸易双日 · 伊藤忠商事 · 丸红 · 丰田通商 · 三井物产 · 住友商事 · 三菱商事零售J. Front零售 · 三越伊势丹控股 · 7&I控股 · 高岛屋 · 丸井 · AEON · 宜得利 · 迅销银行静冈金融集团 · 康科迪亚金融集团 · 青空银行 · 三菱UFJ金融集团 · 理索纳控股 · 三井住友信托控股 ·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 千叶银行 · 福冈金融集团 · 瑞穗金融集团证券大和证券 · 野村控股保险NKSJ控股 · MS&AD保险集团控股 · 第一生命保险 · T&D控股 · 东京海上控股其他金融季节信用 · 欧力士 · 日本交易所集团不动产东急不动产 · 三井不动产 · 三菱地所 · 东京建物 · 住友不动产铁路、公车东武铁道 · 东急电铁 · 小田急电铁 · 京王电铁 · 京成电铁 · 东日本旅客铁道 · 西日本旅客铁道 · 东海旅客铁道陆运日本通运 · 大和控股(或称为雅玛多控股)(日语:ヤマト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海运日本邮船 · 商船三井 · 川崎汽船空运日本航空 · 全日本空输仓储三菱仓库通信KDDI · 日本电信电话 · KDDI · NTT数据 · 电力东京电力 · 中部电力 · 关西电力气体燃料东京瓦斯 · 大阪瓦斯服务业M3 · DeNA · 乐线 · 电通 · Mercari · LY公司 · 趋势科技 · CyberAgent · Oriental Land · 乐天 · 瑞可利控股 · 日本邮政 · 任天堂 · 东宝 · 西科姆 · 科乐美 · ZOZO(日语:ZOZO)
查论编 日本电子产品工业公司运营中
爱华
ALAXALA Networks
安利可(日语:アルインコ)
阿尔卑斯(日语:アルプス電気)
Alpine(日语:アルパイン (企業))
安立
AOR(日语:エーオーアール)
铁三角
万代南梦宫
兄弟
佳能
卡西欧
猫眼(日语:キャットアイ)
星辰表
确善能
D&M控股(日语:ディーアンドエム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电音(日语:デノン)
马兰士(日语:日本マランツ)
大金
日本电装
电装天
大日本印刷
映机工业
艺卓
Elecom(日语:エレコム)
ESP吉他
发那科
丰达(日语:フォスター電機)
富士电机
富士胶片
富士施乐
富士通
船井电机
古野电気(日语:古野電気)
双叶(日语:双葉電子工業)
滨松光学(日语:浜松ホトニクス)
广濑电机
日立
歌乐
麦克赛尔
豪雅
依宾尼兹
IBIDEN
艾可慕
池上
岩崎通信机(日语:岩崎通信機)
日本显示
日本电子
日本无线(日语:日本無線)
日本远隔制御(日语:日本遠隔制御)
JVC建伍
JVC
建伍
河合
基恩士
铠侠
群星(英语:Kiramek)
科乐美
柯尼卡美能达
近藤科学(日语:近藤科学)
科音
京瓷
莱克斯曼(日语:ラックスマン)
马渊电机(日语:マブチモーター)
玛米亚
万视宝
美禄可
尔必达
美蓓亚
三美
三菱电机
村田制作所
武腾工业(英语:Mutoh Europe nv)
中道
日本电气
NEC移动通信(日语:NEC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日亚
尼吉康(日语:ニチコン)
尼得科
日本电产科宝(日语:ニデックプレシジョン)
日本电波工业(日语:日本電波工業)
尼康
任天堂
贵弥功
日东电工
NKK交换机(日语:NKKスイッチズ)
Oki
奥林巴斯
欧姆龙
安桥
Integra(英语:Integra Home Theater)
好利旺
松下
三洋
Technics
先锋
贝赛莱(日语:ピクセラ)
浦科特
瑞萨电子
理光
宾得士
理想科学(日语:理想科学工業)
罗姆
乐兰
陆必功
山水
三和电子
SCREEN
世嘉飒美
世嘉
精工(英语:Seiko Group)
脉冲星(英语:Pulsar (watch))
精工
精工爱普生
东方仪器(日语:オリエント時計)
精工仪表(日语: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
夏普
岛津制作所
新电元工业(日语:新電元工業)
适马
索尼
SNK
Square Enix
太东
赤柱电气(日语:スタンレー電気)
星辰(日语:スター精密)
斯塔克斯(日语:スタックス (イヤースピーカー))
住友电工
太阳诱电
腾龙
TDK
TEAC(日语:ティアック)
虎牌
TOA(日语:TOA (企業))
威力科创
拓普康(日语:トプコン)
东芝
优尼登(日语:ユニ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USHIO(日语:ウシオ電機)
和冠
八重洲
雅马哈
安川
横河
象印
Zoom(日语:ズーム (楽器メーカー))
図研(日语:図研)
已倒闭
Akai
布朗尼卡(日语:ゼンザブロニカ)
希农电子(日语:チノン)
康泰时
柯尼卡
美能达
国民(英语:National (brand))
诺里塔(日语:ノリタ光学)
冈谷(日语:岡谷光学機械)
业界团体
日本电子机械工业会(EIAJ)
产业革新投资机构
日本电子工业振兴协会(JEIDA)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JEITA)
八木天线
分类
查论编全球主要信息技术公司
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列表
最大的网际网路公司列表
最大的软件公司列表
全球二十大半导体厂商
消费电子产品行动装置[1]
苹果
三星电子
华为
索尼
华硕
宏碁
摩托罗拉移动
小米
LG电子
TCL
vivo
OPPO
中兴
荣耀
魅族
夏普
富可视
Nokia
微软移动
Micromax
Tecno
个人电脑[2]
联想
惠普
戴尔
苹果
宏碁
华硕
微星
技嘉
鸿海
Razer
三星电子
富士通
华为
组装代工
鸿海
富智康
广达
仁宝
纬创
英业达
和硕
伟创力
天弘科技
捷普科技
Viking科技(英语:Sanmina Corporation)
冠捷科技
其他
诺基亚
日本电气
黑莓
影像
佳能
三星
尼康
索尼
徕卡
奥林巴斯
柯尼卡美能达
柯达
京瓷
纳思达
利盟
理光
精工爱普生
惠普
夏普
东芝
施乐
大立光电
哈苏
蔡司
数据存储硬盘及固态硬盘
威腾电子
闪迪
东芝
铠侠
希捷科技
三星
英特尔
美光科技
金士顿科技
SK海力士
海康威视
威刚科技
戴尔
易安信
富士通
慧与科技
IBM
NetApp
甲骨文
华为
咨询和外包服务
埃森哲
源讯
博思艾伦汉密尔顿控股公司
CACI
凯捷
CGI Group
高知特
HP 企业服务(英语:DXC Technology)
德勤
戴尔
安永
神州数码
富士通
HCL科技(英语:HCLTech)
日立
EDS
IBM
英德拉系统
印孚瑟斯
日本电气
日本电信电话
橙色服务公司(英语:Orange Business)
塔塔咨询服务
T-Systems International GmbH(英语:T-Systems)
威普罗
大型计算机大型主机
富士通
IBM
慧与科技
伺服器
IBM
甲骨文
思科
慧与科技
华为
PoS系统
NCR
东芝
网路设备(英语:Network equipment provider)
亚美亚
思科
爱立信
富士通
慧与科技
华为
瞻博网路
摩托罗拉系统
日本电气
诺基亚通信
三星
中兴
半导体制造芯片设计
英特尔
三星
高通
苹果Silicon
美光
SK海力士
东芝
德州仪器
博通
意法半导体
超威
英伟达
瑞萨
华为-海思
联发科
威盛
飞思卡尔
富士通
索尼LSI设计
索尼半导体
LG
英飞凌
美满(Marvell )
恩智浦
松下
安森美
仙童
LSI公司
紫光集团
安谋控股(ARM)
瑞昱半导体
矽统科技
龙芯
晶圆代工
台积电
联华电子
格芯(格罗方德)
世界先进
中芯国际
力积电
互联网[3]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
亚马逊
eBay
Booking Holdings
京东
Groupon
Flipkart
乐天
猫途鹰
Expedia
唯品会
携程
来赞达(Lazada)
美卡多
Grab
搜索引擎
Google(谷歌)
百度
微软Bing
雅虎
Naver
Yandex
奇虎360
搜狗
社群网路
Meta(Facebook、Instagram及Threads)
腾讯(QQ、微信)
X(Twitter)
领英
新浪微博
VKontakte
色拉布(Snap)
知乎
字节跳动(抖音及Tiktok)
小红书
Telegram
门户网站
网易
Oath(雅虎 及 AOL)
新浪
串流媒体
哔哩哔哩
搜狐视频
YouTube
Netflix
Disney+
Spotify
软体专业软体
甲骨文
SAP
VMware
CA公司
IBM
Intuit
讯连科技
华为
海尔
中兴
Salesforce.com
办公与防毒软体
Adobe
苹果
微软
惠普
赛门铁克
趋势科技
人工智慧
深智科技(DeepMind)
Anthropic
OpenAI
DeepSeek
电信运营商
前十大[4]
AT&T
威讯
中国移动
日本电信电话
德国电信
T-Mobile
软银
沃达丰
美洲电信
中国电信
西班牙电信
其他
Orange
中国联通
KDDI
英国电信
义大利电信
澳大利亚电信
韩国电信
流明科技
BCE公司
挪威电信
维旺迪
中华电信
荷兰皇家电信
NTT DOCOMO
Reliance
Sprint Nextel
特利亚电信
3
新加坡电信
阿联酋电信
SK电讯
电讯盈科
数据来源
^ 2015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12.93億支,華為躍升全球第三並突破一億支大關. [2016-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3).
^ IDC:全球十大PC厂商将有两家退出市场. 2015年11月07日
^ 2015年全球互联网公司市值前20强排名. [2016-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5).
^ The World’s Biggest Public Companies. Forbes. [2016年6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月19日) (英语).
收录标准:年营业收入超过30亿美元;特例:组别5(主机)为10亿美元,组别8(网际网路)为15亿美元,组别10(电信)为200亿美元。
规范控制数据库 国际
ISNI
VIAF
各地
西班牙
法国
2
BnF data
2
德国
美国
日本
捷克
韩国
波兰
学术
CiNii
艺术家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联合名录
人物
Trove
其他
HKCAN
SNAC
日本主题 大阪主题 电子学主题 资讯科技主题 经济主题 企业主题
34°44′38″N 135°34′12″E / 34.7438°N 135.5701°E / 34.7438; 135.5701